【至顶实验室】2017年6月9日,iBIGStor艾比格特在京举办“存之道 智为先”产品发布周年交流会。品牌创始人杨金帆及联合创始人战鹏州就智能存储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之间的问题与在场媒体进行了沟通交流。未来将是以人工智能及物联网为基础的新型数据生态社会,混合云则是数据存储的必然趋势。艾比格特顺势而上,以数据为核心,以自主研发的混合云架构为基础,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多种技术,为传统存储行业注入创新驱动力,颠覆传统理念,打造新型智能存储生活。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通向未来的智慧大门
据IDC预计,到2025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5.2ZB。在这些海量的大数据之下,人工智能相关的分析数据总量将增长100倍。而另一项来自Gartner预测显示,到2020年全球联网设备数量将达260亿台,物联网的市场规模将达1.9万亿美元。
毋庸置疑,过去的一年里,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成为IT领域炙手可热的话题。而这两个概念的落地则是企业在行业中抢占先机的重要环节。艾比格特在去年年底适时推出了其智能操作系统iBIG OS 2.0版本,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概念成功引入。通过打通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数据以及设备与应用之间的数据,尝试为个人用户建立属于自己的“数据中心”,并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机器学习,实现真正的消费级人工智能。
混合云架构,决胜未来的关键钥匙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已是大势所趋,那么作为基础的云计算则更为重要。
就存储行业而言,纵观现在的存储市场,企业级云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公有云与私有云竞争激烈,混合云则正在成为企业用户的新宠。而个人云市场痛点却依然存在,而且在经历了个人云盘关停风波后,市场的痛点更痛。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混合云架构将是未来存储的必然趋势。
艾比格特自主研发的混合云架构在去年一经提出就获得了业界的广泛好评。它创新性地解决个人、家庭和小微企业的云存储问题,将数据运算放在云端、存储放在本地,让智能设备不依赖于强大的硬件配置。同时,让用户便利地共享公有云的强大运算分析能力。
一年来,艾比格特混合云架构也处于不间断的技术演进中,杨金帆表示:“我们一直坚持通过艾比格特的混合云架构将公有云与私有云的优势相融合,今年我们将在安全、灵活(可扩展、可定制)、经济高效这几方面进行重点加强,以满足不同类型的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以软件定义存储,艾比格特打造新型存储生活
相对于较为缓慢的硬件迭代,艾比格特更重视其软件产品的迭代,包括iBIG OS与其相应的固件,均在短短1年的时间里经历了15-20次快速更新。
以软件定义存储,将人工智能、混合云、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个人存储领域,目前用户即可通过艾比格特产品体验到包括人脸识别、场景识别的图片识别功能;打通天翼云、和彩云、Google Drive、Drop Box等云存储服务的智能备份功能;打通喜马拉雅FM、迅雷远程下载的在线影音及追剧功能等。未来艾比格特还将连接VR相机等更多智能终端以及多种主流云服务。
在硬件上战鹏州则表示:B端存储流程、数据更具备完整性,以混合云为基础AI为辅助,为行业用户提供存储、协作、分享等功能:C端用户可以体验、新奇好用的功能,AI为主力,混合云为辅助,为消费者提供备份、识别、互联等功能。而我们将B、C融合, 这是一种创新及尝试,把B端功能带入C端,把C端体验带入B端。”
艾比格特产品已经发布一周年,在对其品牌的回顾与未来期望中,杨金帆提到:“过去的一年,我们在智能存储上做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未来我们将会更加着眼场景,融入生态,服务用户,始终如一的打造新型智能存储生活。”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施耐德电气以“新质服务+产业向‘新’行”为主题,第六次参会,展示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围绕创新驱动、生态协同和行业赋能三大核心领域,以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助力中国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上海AI实验室推出Dispider系统,首次实现AI视频"边看边聊"能力。通过创新的三分式架构设计,将感知、决策、反应功能独立分离,让AI能像人类一样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进行实时交流,在StreamingBench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系统,为教育、娱乐、医疗、安防等领域的视频AI应用开启新可能。
甲骨文正在成为大规模基础设施供应商的可靠选择。该公司通过AI技术推动应用开发,构建GenAI模型并将智能代理集成到应用套件中。CEO萨弗拉·卡茨透露,公司剩余履约义务达4553亿美元,同比增长4.6倍,并预测OCI收入将从2026财年的180亿美元增长至2030财年的1440亿美元。甲骨文正积极布局AI推理市场,凭借其作为全球最大企业私有数据托管方的优势地位,有望在云计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Atla公司发布Selene Mini,这是一个仅有80亿参数的AI评估模型,却在11个基准测试中全面超越GPT-4o-mini。通过精心的数据筛选和创新训练策略,该模型不仅能准确评判文本质量,还能在医疗、金融等专业领域表现出色。研究团队将模型完全开源,为AI评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