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所有的无线移动硬盘都具有有线/无线两种工作方式,前者也就是标准的USB移动硬盘方式,后者则基本上是通过Wireless LAN来进行连接。传统USB移动硬盘方式不再赘述,我们关注的是其核心:无线工作方式。
传统的无线移动硬盘尽管也有对应的App,但使用的协议多半是标准的WebDAV,因此其实下载标准的WebDAV管理工具就可以使用,iBIG Stor则不然,它需要使用专用的应用进行管理,这可以实现更为丰富的功能。而在使用管理App之前……需要先下载它,为了给用户提供方便,我们直接给出了下载二维码(或网址www.ibigstor.cn,iBIG OS目前只有Android和iOS两个平台,Windows桌面用户看起来暂时是被放弃了):
然后,需要给移动硬盘插上电源(标准的MicroUSB供电),然后等待大约一分钟的硬盘启动引导系统时间,然后在硬盘指示灯为蓝色加白色的时候就可以通过iBIG OS应用连接移动硬盘了(此处省略使用手机号码注册iBIG Stor帐号的过程)

注意显示的速率:72Mbps,这是一个802.11n的WiFi AP,20MHz频宽、Short GI设置
管理首先从手机直接连接iBIG Stor无线移动硬盘提供的WiFi AP开始,这和大部分的无线外置设备的运作方式相似。
接着需要绑定移动硬盘,目前看来,每一个帐号可以对应多个无线移动硬盘,但一个无线移动硬盘只能对应到一个帐号。
上图中的最后一步,是设置无线移动硬盘连接到可以连接到Internet的外网WiFi,经过尝试,iBIG Stor目前不支持隐藏SSID的设置,同时在这个页面,我们看清楚了iBIG Stor无线移动硬盘仅支持2.4GHz频段,不支持5GHz。
在WiFi AP的管理界面里面可以看的更清楚一些。
最后是管理App里面的设备属性,这个界面隐含了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信息:iBIG Stor自带了路由器功能。注意到手机先是连接到iBIG Stor无线移动硬盘,然后iBIG Stor无线移动硬盘再连接到外网,这时手机是仍然可以上网的,获得的IP地址是192.168.220.x地址段。iBIG Stor无线移动硬盘内置路由器,这是它和以往的无线移动硬盘的一个巨大的区别。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太空数据中心能够解决地面数据中心的根本局限性。在轨道上,太阳能充足且持续,无夜晚、云层或季节变化影响。太空数据中心可减少卫星客户端延迟,为太空系统提供实时计算能力,并推动人类太空扩张所需技术发展。主要挑战包括散热、规模化部署、太空碎片风险和维护难题,但随着成本下降和技术进步,太空数据中心将成为必然趋势。
印度理工学院研究团队从大脑神经科学的戴尔定律出发,开发了基于几何布朗运动的全新AI图像生成技术。该方法使用乘性更新规则替代传统加性方法,使AI训练过程更符合生物学习原理,权重分布呈现对数正态特征。研究团队创建了乘性分数匹配理论框架,在标准数据集上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为生物学启发的AI技术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美国能源部宣布与AMD、英伟达和甲骨文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在两个国家实验室建造四台强大的AI超级计算机。AMD与HPE合作为主权AI工厂超算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包括Lux和Discovery两台系统。英伟达与甲骨文合作打造能源部迄今最大的AI系统Solstice和Equinox,其中Solstice将配备10万个英伟达Blackwell GPU。这些项目旨在巩固美国在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领导地位。
Sony AI开发出SoundReactor框架,首次实现逐帧在线视频转音频生成,无需预知未来画面即可实时生成高质量立体声音效。该技术采用因果解码器和扩散头设计,在游戏视频测试中表现出色,延迟仅26.3毫秒,为实时内容创作、游戏世界生成和互动应用开辟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