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5G在以远超预期的速度向我们走来,更高的应用响应能力、更大的接入带宽、更多的用户使用数量势必会引发一场海量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巨大变革,使得信息与决策越来越透明,人与人的沟通越来越便利,从而让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发生彻底改变。
在5G、IoT以及AI等技术快速崛起以及技术叠加效应日趋突显之际,市场大幅推动了应用对于实时性的需求。因此,云服务必须提供更低时延、更大带宽的数据基础存取能力,并以智能化的方式去帮助用户挖掘数据价值。借助华为云全新一代极速IO云硬盘开启邀测的时机,至顶网评测实验室展开了一次华为云极速IO云硬盘与超高IO云硬盘的性能对比测试活动,并且尝试通过相关测试成绩,对云硬盘的应用能力进行分析。
从华为云硬盘配置上我们可以了解,华为云极速IO云硬盘的读写时延可以达到50-100微秒,响应能力比华为云的超高IO云硬盘提高了10倍之多,是否真是如此,至顶网评测实验室利用FIO测试工具进行了一次验证。
在本次测试中,我们采用块大小为4KB、读写模型为随机写、队列深度为1、测试时长为5分钟的方式,分三次对华为云极速IO云硬盘时延响应能力进行了测试,具体测试结果如下:
FIO的时延测试结果有三项,分别是提交时延(slat)、传输时延(clat)与响应时延(lat)。
由时延测试我们可以看出,华为云极速IO云硬盘确实可以提供100微秒之内的微秒级时延响应能力。在这个用户应用体验以“秒”来计算的移动应用时代,超高的数据传输响应,可以令更多的用户得到更理想的数据应用体验。
在满足海量用户各种不同应用请求响应需求的时候,仅凭借极速的响应时延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高效的数据转发速率与足够大的传输带宽。因此至顶网评测实验室继续对华为云极速IO云硬盘的IOPS和带宽进行了测试,为了更好的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解,至顶网评测实验室同时对华为云超高IO云硬盘进行了测试,并将两者的结果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如下:
前面曾说过,需要采用分布式计算统一存储的方式来满足海量移动应用用户的访问需求,因此存储设备需要满足多个服务器端数据调用的实际应用需求。因此,至顶在FIO测试中,对华为云极速IO与超高IO云硬盘设置的队列深度为32,并有16个JOB的方式进行评测。在IOPS对比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华为云极速IO云硬盘随机写性能可以达到1000K以上也就是100万的IOPS,随机读的性能也在98万IOPS左右,是参与对比测试超高IO云硬盘的30倍以上。显示出超强的IO处理性能。
当前的移动应用中,图片和音、视频等大文件的占比在快速提升,大文件的传输需要有高带宽的支持。因此还需要再对华为云极速IO云硬盘的带宽传输能力进行考核。在这里我们依然用华为云超高IO云硬盘进行性能对比。在测试中,至顶网评测实验室还是使用FIO测试工具并设置文件块大小为1MB、8JOB、8队排的方式对华为云硬盘的带宽进行评测。
FIO的测试结果比较有趣,只能对一个JOB的最大、最小、平均带宽进行统计,也就是说上面表格中的平均带宽要乘以8,才会与云硬盘实际的传输带宽能力相接近,因此只能做为一个参考,而华为云极速IO云硬盘的实际随机读写带宽均达到了4000MiB/s以上,其带宽传输性能比对比测试的华为云超高IO云硬盘提升了10倍以上。具体性能可参见下面在测试过程中的实际带宽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单位是MiB这个“B”代表的是字节换算成网络带宽的字节位的话,其背后需要的是50Gb带宽的网络来对其进行支持。由此可知华为云极速IO云硬盘可以提供GB级别的网络传输性能,来满足目前越来越多的视频、音频数据播放需求。
上面的时延、IO与带宽测试都属于文件级别的数据调用测试,但是目前有越来越多的数据是存储在数据库中,通过数据库来进行调用。就像网络测试中网络层性能高并不带表应用层性能好一样,在存储设备上的数据库应用性能也同样需要再重点去进行一下考核。
在数据库应用测试中,至顶网选用sysbench oltp对华为云极速IO与高速IO云硬盘的MySQL数据库同样进行了评测。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设置了10张数据库表格,数据库的大小设置为10,000,000,测试时长为5分钟。
从上面的sysbench oltp测试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华为云极速IO云硬盘MySQL数据库应用性能可以达到每秒钟接近2.1万transactions(20938.99 per sec)的程度。
与华为云超高IO云硬盘数据库应用性能相比,极速IO云硬盘有一个数量级的性能提升。
上述测试结果表明:借助华为云存储全新一代智能数据底座,使得极速IO云硬盘性能上获得跨越式的提升,意味着对存储吞吐性能敏感的企业与互联网关键应用,无论结构化的关系型数据库,半结构化NoSQL数据库,还是非结构化音视频与图像媒体文件数据的读写应用,通过华为云极速IO云硬盘,都可以带来应用的性能大幅提升;对用户来说,不用花精力在存储性能方面的优化,只需要关注自己的业务,极速IO云硬盘是名副其实的企业应用上云首选。
同时我们看到,当前正处于从毫秒进入微秒时代的时间拐点,华为云存储全新一代智能数据底座是一次引擎、架构、芯片、算法、AI层面的全面革新,这意味着华为云将存储这项基础云服务率先提升了一个等级,也意味着华为云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极致性能与体验的云存储服务,标志着华为云存储正式进入微秒时代。
华为云新一代极速IO云硬盘现已开启公测,欢迎体验https://activity.huaweicloud.com/evs_allflash/index.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LibreOffice 25.8版本以"更智能、更快速、更可靠"为特色正式发布。新版本在多个方面实现性能优化,包括启动速度、文档滚动和文件打开速度的显著提升。该版本增强了对微软Office文档格式的兼容性,改进了连字符处理和字体兼容性,Calc表格组件新增十多个函数以更好支持Excel文件导入。值得注意的是,LibreOffice 25.8首次支持PDF 2.0格式导出,并具备PDF数字加密和签名功能。新版本提高了系统要求,不再支持Windows 7/8系列和32位系统。
谷歌DeepMind团队开发出ViNT视觉导航系统,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仅通过"看"就能在陌生环境中导航。该系统模仿ChatGPT的学习方式,通过分析600万个导航轨迹掌握通用导航能力,在未知环境中的成功率达87%。这一突破将推动物流配送、家庭服务、搜救等领域的机器人应用发展。
微软AI首席执行官苏莱曼发文称,研究AI福利和意识"既不成熟又危险",认为这会加剧人类对AI的不健康依赖。而Anthropic、OpenAI等公司正积极研究AI意识问题,招聘相关研究人员。业界对AI是否会产生主观体验及其权利问题分歧严重。前OpenAI员工认为可以同时关注多个问题,善待AI模型成本低且有益。随着AI系统改进,关于AI权利和意识的辩论预计将升温。
谷歌DeepMind推出AlphaFold3,革命性提升分子结构预测能力。该AI模型采用创新扩散网络架构,能够精确预测蛋白质与DNA、RNA、药物等分子的相互作用,准确率比传统方法提高50%以上。这一突破将显著加速新药开发,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并通过免费开放服务促进全球科研合作,标志着生命科学研究进入AI驱动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