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Net企业解决方案中心】著名硬盘厂商Hitachi Globle Storage Technologies——HGST(现名昱科环球存储科技,属于WesternDigital/西部数据旗下;昱:日光、光明、照耀,音[yù])在上一年末推出了全球首款6TB的硬盘,同时也是首款充氦气的硬盘:Ultrastar He6,它可以说是硬盘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当然,从源头IBM硬盘部门,到日立硬盘部门,HGST已经创造了不少的硬盘里程碑。
HGST Ultrastar He6,全球第一款6TB 3.5英寸氦气硬盘
Ultrastar He6硬盘最具创造性的地方是它的充氦技术,关于这个技术我们会在下一页进行比较详细的介绍。在使用充氦技术之后,并且在没有使用其它记录技术的情况下,昱科将硬盘的容量提升了50%,功耗降低了23%,并将成为未来十年以上的硬盘基础平台,在上面搭载SMR(叠瓦式磁记录)、HAMR(热辅助磁记录)等技术,从而让机械硬盘继续发展下去。
采用了充氦技术的Ultrastar He6容量达到了6TB,同期未采用的则为4TB,容量提升50%这点没有问题。
硬盘型号HUS726060ALS640,可以看出是最大容量6TB型号,实际上He6只有一个容量——就是6TB
容量的增长是通过昱科让人惊奇的7STAC,也就是7碟片技术来达成的,昱科在以往就有使用5碟技术的习惯,因此采用7碟倒是没有让人太吃惊,当然,让人感兴趣的是,它怎么做到的呢?
Ultrastar He6是企业级硬盘,使用的是双端口SAS 6Gb/s接口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它的充氦技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当AI遇到空间推理难题:最新研究揭示GPT-4等顶尖模型在传送门解谜和立体拼图中集体"挂科",复杂智能远比我们想象的更难实现。
大连理工大学和浙江大学研究团队提出MoR(Mixture of Reasoning)方法,通过将多种推理策略嵌入AI模型参数中,让AI能自主选择最适合的思考方式,无需人工设计专门提示词。该方法包含思维生成和数据集构建两阶段,实验显示MoR150模型性能显著提升,比基线模型提高2.2%-13.5%,为AI推理能力发展开辟新路径。
2025施耐德电气智算峰会上,全新EcoStruxure(TM) Energy Operation电力综合运营系统正式亮相,定位场站级智慧能源管理中枢,集技术领先性与本土适配性于一体。
剑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FreNBRDF技术,通过引入频率修正机制显著提升了计算机材质建模的精度。该技术采用球面谐波分析提取材质频率信息,结合自动编码器架构实现高质量材质重建与编辑。实验表明,FreNBRDF在多项指标上超越现有方法,特别在频率一致性方面改善近30倍,为游戏开发、影视制作、电商预览等领域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