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置好无线存储模式之后,多个手机将可以自由地访问iBIG Stor无线移动硬盘。
iBIG OS App的首页显示了基本的状态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右上角的蓝底“已连接”字样,这表明当前App所在设备与iBIG Stor移动硬盘处在同一个局域网(不管是在iBIG Stor无线路由器的外网还是内网)。当不处于同一个局域网时,例如,使用移动网络连接家里的iBIG Stor时,“已连接”将被“远程访问”字样代替。
远程访问方式提供了随时随地访问iBIG Stor无线移动硬盘的能力,其实这时仍然叫做无线移动硬盘可能已经不太合适,iBIG Stor官方称之为“个人云”,非常贴切,这个个人云也带来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如上图所示。
在iBIG Stor的发布会上,笔者曾经以为它是一个无线NAS,如上图所示,Windows PC是可以通过类似SMB的方式访问iBIG Stor无线移动硬盘,但有一个问题存在:无法映射网络驱动器,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意为之,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个方式下存在较多的问题,暂时地,iBIG Stor无法称为Wireless NAS。
iBIG OS App中下载文件到手机,头顶的速率显示为4.1MiB/s
在前面的连接过程中我们可以知道,iBIG Stor无线移动硬盘只支持20MHz、Short GI的2.4GHz,802.11n无线规格,单空间流配置,也就是速率上限为72Mbps(精确地说是72.2Mbps),刨去各种开销,实际上传输速率测试结果大约是峰值4.8MiB/s左右,上图的4.1MiB/s是一个比较适中的数字。
支持迅雷远程下载,但目前在移动端无法很好地进行应用,这是迅雷的问题:缺乏对应的App
iBIG Stor还集成了迅雷的远程下载能力,上图的迅雷远程下载页面很有趣地揭示了iBIG Stor无线移动硬盘的CPU架构:32bit的Little Endian MIPS。根据资料,iBIG Stor采用的SoC是江波龙的DM6291A,内置的32bit MIPS处理器频率为1GHz,尚不清楚是否多核配置,但想来不是。iBIG Stor搭配256MiB的内存(或许叫“运存”更容易了解一些?)和4GiB的NAND存储(用来存放一个Linux系统)。除了支持迅雷远程下载之外,iBIG Stor还支持与几个公有云存储进行同步,包括:天翼云、和彩云、DropBox、Google Drive、OneDrive,暂时没有百度云,这个列表未来扩张的可能性非常高。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