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置好无线存储模式之后,多个手机将可以自由地访问iBIG Stor无线移动硬盘。
iBIG OS App的首页显示了基本的状态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右上角的蓝底“已连接”字样,这表明当前App所在设备与iBIG Stor移动硬盘处在同一个局域网(不管是在iBIG Stor无线路由器的外网还是内网)。当不处于同一个局域网时,例如,使用移动网络连接家里的iBIG Stor时,“已连接”将被“远程访问”字样代替。
远程访问方式提供了随时随地访问iBIG Stor无线移动硬盘的能力,其实这时仍然叫做无线移动硬盘可能已经不太合适,iBIG Stor官方称之为“个人云”,非常贴切,这个个人云也带来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如上图所示。
在iBIG Stor的发布会上,笔者曾经以为它是一个无线NAS,如上图所示,Windows PC是可以通过类似SMB的方式访问iBIG Stor无线移动硬盘,但有一个问题存在:无法映射网络驱动器,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意为之,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个方式下存在较多的问题,暂时地,iBIG Stor无法称为Wireless NAS。
iBIG OS App中下载文件到手机,头顶的速率显示为4.1MiB/s
在前面的连接过程中我们可以知道,iBIG Stor无线移动硬盘只支持20MHz、Short GI的2.4GHz,802.11n无线规格,单空间流配置,也就是速率上限为72Mbps(精确地说是72.2Mbps),刨去各种开销,实际上传输速率测试结果大约是峰值4.8MiB/s左右,上图的4.1MiB/s是一个比较适中的数字。
支持迅雷远程下载,但目前在移动端无法很好地进行应用,这是迅雷的问题:缺乏对应的App
iBIG Stor还集成了迅雷的远程下载能力,上图的迅雷远程下载页面很有趣地揭示了iBIG Stor无线移动硬盘的CPU架构:32bit的Little Endian MIPS。根据资料,iBIG Stor采用的SoC是江波龙的DM6291A,内置的32bit MIPS处理器频率为1GHz,尚不清楚是否多核配置,但想来不是。iBIG Stor搭配256MiB的内存(或许叫“运存”更容易了解一些?)和4GiB的NAND存储(用来存放一个Linux系统)。除了支持迅雷远程下载之外,iBIG Stor还支持与几个公有云存储进行同步,包括:天翼云、和彩云、DropBox、Google Drive、OneDrive,暂时没有百度云,这个列表未来扩张的可能性非常高。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Luminary Cloud宣布完成7200万美元B轮融资,专注开发"物理AI"技术。该公司云原生平台可将仿真速度提升100倍,利用物理信息模型实时预测汽车、飞机等产品性能。公司推出针对特定行业的预训练模型,包括与本田合作的汽车设计模型和与Otto航空合作的飞机开发模型。融资由西门子风投领投,将用于扩大研发团队和市场销售。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上海AI实验室推出Dispider系统,首次实现AI视频"边看边聊"能力。通过创新的三分式架构设计,将感知、决策、反应功能独立分离,让AI能像人类一样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进行实时交流,在StreamingBench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系统,为教育、娱乐、医疗、安防等领域的视频AI应用开启新可能。
伦敦量子动态科技公司宣布交付业界首台采用传统半导体制造工艺的量子计算机。该系统已安装在英国国家量子计算中心,使用标准化300毫米硅晶圆,是首台自旋量子比特计算机。系统采用CMOS技术,占地约三个19英寸服务器机架,具备数据中心友好特性。公司开发的可扩展瓦片架构支持大规模生产,未来可扩展至每个量子处理单元数百万量子比特,为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Atla公司发布Selene Mini,这是一个仅有80亿参数的AI评估模型,却在11个基准测试中全面超越GPT-4o-mini。通过精心的数据筛选和创新训练策略,该模型不仅能准确评判文本质量,还能在医疗、金融等专业领域表现出色。研究团队将模型完全开源,为AI评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