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处理器的简单介绍之后,我们接下来看看Intel送来的Grantley/Haswell-EP测试样机,貌似做工比上一代的要好:
2U,8个热插拔槽,前面板可以明显看到两个蓝色的USB 3.0端口
顶盖上是Quick Reference——这个顶盖略有些沉重,机器也是
和上一代不同,新一代服务器只给我们配置了单个冗余电源,一点也不冗余
最突出的可能是上面的一块Intel SSD DC P3700固态硬盘,它的测试也已经在进行中,并且已经有一些数据了,不过本文当中不会出现
唯一可以说的是,Intel SSD DC P3700的性能很不错!
主板的存储接口和上一代有所不同:不再使用mini SAS(SFF8087)接口,而是使用两个mini SAS HD(SFF8643),这是因为Intel的Wellsburg提供了10个SATA 6Gb/s端口,因此Intel这块板采用两个mini SAS HD和两个独立SATA的设置,题外话,Patsburg(Wellsburg的上一代)提供的SCU真是没什么用,性能也有问题,这一代干脆取消了……SAS SCU的设计(SCU仍然存在)。
USB 3.0以及10个SATA 6Gb/s接口就是Wellsburg(C610芯片组)的最大改进,此外,之前纷乱的多版本Patsburg(C600芯片组)现在变成了只有一个版本,这样对大家都好,真的。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Salesforce研究团队发布开源工具包MCPEval,基于模型上下文协议(MCP)架构评估AI智能体工具使用性能。该工具突破传统静态测试局限,通过全自动化流程收集详细任务轨迹和协议交互数据,为智能体行为提供前所未有的可视化分析。MCPEval能快速评估MCP工具和服务器,生成综合评估报告,为企业智能体部署提供可操作的改进建议。
清华大学团队推出AnyCap项目,通过轻量级"即插即用"框架解决多模态AI字幕生成缺乏个性化控制的问题。该项目包含模型、数据集和评估基准,能让现有AI系统根据用户需求生成定制化字幕,在不重训基础模型的情况下显著提升控制能力,为AI内容创作的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
月之暗面Kimi K2技术报告:解读万亿参数的智能体模型(含K2与DeepSeek R1对比)
耶鲁大学团队开发了全球首个AI科学实验设计评估系统ABGEN,测试了18个先进AI模型设计消融实验的能力。研究发现最好的AI系统得分4.11分,仍低于人类专家的4.80分,但在人机协作模式下表现显著改善。研究还发现现有自动评估系统可靠性不足,建立了元评估基准ABGEN-EVAL。这项研究为AI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评估框架。